为全面提升巴楚县农民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8月16日,巴楚县80名中层次高素质农民学员前往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参加为期9天的专项培训。此次培训开设了“农机手”和“玉米种植技术”两个当地迫切需求的专业课程,旨在针对性解决当地农业生产的核心需求。据悉,这也是巴楚县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首次采用“送出去”的培训模式。

此次培训由巴楚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巴楚县技工学校(农广校)和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承办。巴楚县农业农村局种苗培育服务中心主任艾力·艾买尔在开班式上介绍说:“我们按‘缺什么补什么’的需求设计课程,农机班侧重智能化装备操作,种植班聚焦高产技术应用,确保培训内容直击生产短板”。

农机手培训班以“智能装备”为核心,学员将在天山羽人农业航空科技实训基地,由拥有20年一线植保飞防经验的教员亲自传授农业无人机构造与驾驶技术;中期安排液压系统操作、智能农机经营等课程,并特设“无人化与远程控制技术”专题,助力学员从“会操作”向“懂智能”跨越。“现在都是智能农机了,光会开拖拉机肯定不够。”有12年农机作业经验的学员达吾提·斯拉依曼道出学习诉求。
玉米种植技术班聚焦全产业链升级,课程涵盖苗情诊断、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核心内容。实践环节安排紧凑:学员将在新途农业合作社学习循环农业模式;到华西种业基地掌握规范化种植技术;在智能农机基地实操播种设备与物联网墒情监测系统。培训还兼顾经营能力提升,设置成本核算、水肥一体化等实用课程,助力学员“种得好、卖得好”。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不仅设计了科学完善的课程方案,同时将学员的食宿、出行保障得无微不至。学院精心安排了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每日三餐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充分考虑不同学员的饮食需求。在出行方面,为学员们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确保学员往返培训场地、实践基地等地点的行程顺利。
“从住宿到吃饭,再到出行,学校考虑得特别周到,我们可以安心学习。”学员们满意地说。这样细致入微的保障,让学员们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为培训效果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带着问题来,更要带着解决问题的方案回去。”巴楚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伊斯马伊力·买买提的话道出了全体学员的心声。

此次培训是巴楚县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的重要举措,通过精准施训、靶向赋能,将为当地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的“新农人”,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持久动力。